商名网
返回首页 >> 行业技术 >> 文章内容

航天员专属的空中运动用品你了解吗?

时间:2021-07-07 16:54  

  空中运动用品有哪些,我们普通老百姓是不了解的,偶尔能从电视上看到一些极限运动爱好者穿着滑翔伞从山顶一跃而下,那种恣意人生的感觉真好。

老外发明空中滑板:用飞机做牵引在云端飞行,看完手心直冒汗!

  利用航空器在空中进行的体育运动的历史由来已久。20世纪初,在飞机和其他航空器尚未大量用于军事、商业活动之前,表演和运动率先成为早期飞行器的主要用途。1909年,法国兰斯举行了第一届飞机竞速比赛,后来逐渐形成了以双翼或单翼小型飞机为主的传统竞赛;特技飞行于1964年起列入体育航空项目,随后专门为特技飞行生产的飞机不断增加,对飞机速度、重量、坚固性、操作性等方面的改进也不断加强;轻型、超轻型的自制飞机流行于美国和欧洲,在每年一届的美国实验飞机协会飞来者大会(EAA AirVenture)上,绝大多数都是私人拥有或自制的小型飞机,这一趋势带动了航空运动装备制造生产市场的发展壮大,成熟度已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制造者的需求。

  如今运动类航空器种类已经非常丰富,包括轻型飞机、超轻型飞机、滑翔机、直升机、动力悬挂滑翔机、动力三角翼、热气球、降落伞、牵引伞、动力伞、滑翔伞、航空模型,等等,它们当中的一些种类甚至已经进入了大众消费市场。

  与国外早已普及的航空运动文化相比,我国航空运动的发展速度较为迟缓,单从数据上看,巴西拥有10万架轻型运动类飞机,日本有2万架,而中国不过1000架。我国早期的航空运动学校仅有安阳、广西几所,近年来陆续发展出18所航空学校。

  近年来,在国家航管运动中心的领导下,在轻型飞机、动力伞、航模以及相关配套产品上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然而,大部分运动员使用的装备仍需要进口国外,国内航空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国产动力伞、热气球等运动类航空器在性能上,与美、英、法、日、俄等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国内航空运动爱好者所选择的运动类航空器多为国外品牌。而国内现有的滑翔伞伞具生产商在制造技术方面还相对落后,从事的多为来料加工式生产,利用国内便宜的人力资源赚取加工费,并不拥有专门的产品研发技术,用以加工的设备也无法满足高端产品的技术要求。

  “现在国家倡导经济转型,倡导经济结构转变,从我们航空运动来说,其实就应该看到很多项目在设备制造上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市场空间。”2014年,上海航空运动学校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讲道,一台从美国进口的双人动力伞要20多万元,虽然国内也有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家,但由于担心产品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航校仍然需要大量依赖进口的高品质器材。

  目前,国内现有的运动类航空器制造商以注册资金在千万以下的小型民营企业居多,部分企业由航空运动俱乐部演变而来,或选择与航空技术学校合作,从代售、代加工国外产品开始,逐步发展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企业。然而产业规模较小、配套设备不完善、技术能力薄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是该类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通航政策的不断放开,国内对运动类航空器的消费认知度正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提出了对相关配套产品的进一步需求,一个巨大的市场正在逐步显现。对于飞行爱好者来说,选择一款运动类航空器材,其安全性、动力性、机动性、操控性以及舒适性等都不能忽视。这就要求产品在动力系统、操纵系统、航电系统、甚至温控系统、通风系统、预警系统、救生系统等方面都需要深耕细作。眼下,中国运动类航空器的发展像一个“年迈的婴儿”,能够满足专业玩家需求的自主产品还很少。国产的运5、初教6等上世纪50、60年代的设计机型目前仍是各地航校的主力机型之一,其动力性能、安全防护等能力都早已滞后航空运动的发展要求了。

  作为通航巨头的美国,由于基础设施完备、航汽供应充足,其运动类航空器市场已非常成熟。不但如此,美国还拥有发达的二手通航飞机和自制飞机市场,有着全世界最为宽松的自制飞机航规,你甚至可以使用火箭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可以多发动机,可以超声速飞行,可以仪表飞行。欧洲受到航汽价格、机场数量、人口密度、噪声标准等方面的限制,将超轻型运动飞机市场迅速发展了起来,成为了滑翔机、滑翔伞、悬挂三角翼、现代自转旋翼机等现代运动航空器的孵化地,他们更加重视飞行器材的可拆卸、可折叠以及降噪、节能等设计,并极大带动了新技术、新材料、航空电子等相关领域的进步,在自转旋翼机等飞行器产品上已赶超美国。


热点推荐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