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库 >> 鹿肉行业知识库 >> 吃鹿肉有什么讲究?

吃鹿肉有什么讲究?

吃鹿肉有什么讲究?
其 他 回 答: (共2条)
1楼
1 烤鹿肉
烤鹿肉
一、原料:
1.主料:鹿肉1500 克、洋葱、胡萝卜、芹菜各少许。
2.调料:精盐、味精、白兰地酒、胡椒粉、素油。
二、制法:
1.将鹿肉剔除杂质,洗净后切大块,放盆内。将汗葱、胡萝卜分别去杂洗净切片。芹菜去杂洗净切段。都放入鹿肉盆内。加入精盐、味精、白兰地酒、胡椒粉,腌渍4 小时。
2.将腌好的鹿肉放入烤盘内,加入少许水和油,上炉烤至鹿肉呈红褐色熟烂取出,改刀装盒,浇上烤盘中原汁即成。
鹿肉具有补益气血、补肾益精的功效。《医林纂要》载:“补脾胃,益气血,补肋命门,壮阳益精,暖腰脊。”可用于身体瘦弱、体倦乏力、产后乳少、肾精不足等症,阴虚火旺者忌食用。 NO.2 红枣炖鹿肉
红枣炖鹿肉
一、原料:
1.主料:鹿肉1000 克,红枣12 枚。
2.调料:酱油、姜片、花椒、精盐。
二、制法:
1.鹿肉用清水洗净肉污,放沸水锅焯去血水,捞出洗净,切约50 克重的块。红枣洗净去核。
2.将鹿肉下锅后,注入适量清水、料酒、红枣、花椒、盐、姜片,炖到鹿肉八成熟,加酱油上色,再炖到熟烂即成。
鹿肉性温,味甘,熊补五脏、调血脉。《医林纂要》谓之“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门,壮阳益精,暖腰肾。”《本草纲目》谓之“养血,治产后风虚辟僻。”佐以大枣,补脾胃,调营卫,生津液。能治疗五脏虚损。命门火衰、阳虚精亏,腰脊冷痛之病人,常人食之能强身。
2楼

三、讲究口味 皇帝们虽然每天拥有山珍海味,但不少皇帝仍然以讲究口味独特为荣耀,显示特立独行的君威。唐玄宗、清康熙和乾隆属于不同朝代或不同时期的皇帝,但他们都喜欢食用鹿肉。玄宗、康熙特别喜欢“烤鹿肉”。玄宗的“烤鹿肉”须用香料、调料腌制一下,然后再烤;而康熙喜欢自己打猎自己烤制的野餐式的“烤鹿肉”:乾隆则更喜欢“烧鹿肉”,讲究鹿肉酥烂,汁浓味香的特点。此外,玄宗还喜欢一种鹿血和鹿肠一起煎熬,并要趁热食用的菜肴。这种他自己发明被称之为“热洛河”的菜肴,鹿血软嫩,鹿肠酥香,口味醇厚。许多皇帝还喜欢食用螃蟹,隋炀帝和宋孝宗的口味就有很大不同。前者喜食“糖蟹”、“糟蟹”:后者喜欢“蟹酿橙”,吃法更考究:“橙用黄熟大者……以蟹膏肉实其内,仍以带枝顶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 ……香而鲜,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山家清供》)追求一种微醺香馨的醇美口味特点。 有意思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有时对宫中菜肴也有厌倦之时,常常要换换口味,因而一些平民特色的菜肴却让他们频频垂青。据《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宋仁宗常从汴京饮食店买来菜肴馔与群臣共享:_宋高宗曾从临安饮食店买佳肴食用。乾隆下江南时,“虾仁锅巴”、“松鼠桂鱼”、“文思豆腐”等美味让他吃得乐不可支。一些菜肴也因此走进宫廷御宴,皇帝的口味又使它们成为经典的珍馐。 看来,皇帝讲究口味的独特性、多样性、丰富性,或许,也是其吃遍世间美味的心理使然。
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
相关鹿肉行业知识库

友情链接:

首页 | 网站简介 | 采购市场 | 行业分类 | 信息投诉/删除/联系本站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 商名网

京ICP备170492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