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的繁殖方式
请举例说明虾类的繁殖方式,谢谢~~!!!
其 他 回 答: (共3条)
1楼
虾有许多的种类,现以称澳洲淡水龙虾为例,说一下它的繁殖过程:
1、亲虾培育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为20—50克、雌雄比为1:1的100对虾作为亲虾,选后的亲虾饲养在覆盖有玻璃钢瓦和供热加温系统的6×8×l米的水泥池中,每天按在池虾体重的10%投喂新鲜剪碎的“龙虾”头。红螯螯虾前部外侧呈红色,颜色鲜艳,螯长度超过体长;雌虾的螯基本都呈蓝色,长度小于体长。成熟的雄虾生殖突位于第五步足基部呈明显的棒状;雌虾的生殖孔开口于第三步足的基部。在饲养亲虾池中放入一些洗净消毒的网片作亲虾的隐蔽物,每天吸污换水,保持光照12I:12D(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
2、交配与产卵
4月下旬亲虾开始交配产卵。红螯螯虾的交配是软壳交配,交配前雌虾要进行生殖蜕壳,在雄虾产出精子的12小时内雌虾开始产卵。雌虾产出的卵受精后为深黄色,粘附在腹足以及尾扇向内卷曲形成的空腹内。一只重为48克的抱卵虾怀卵量为326粒,怀卵量高的-虾抱卵达441粒,低的只有27粒。
3、胚胎发育
红螯螯虾的受精卵为深黄色,随着胚胎发育逐渐转变为黄橙色、红橙色、浅灰色。将抱卵虾分为4个组作胚胎发育对比试验发现:在19℃条件下红螯螯虾虾卵的胚胎发育极其缓慢;在21—23℃时,孵化出膜时间为41天,80天有幼虾脱离母体;26℃时受精卵30天孵化出膜,52天幼虾脱离母体;29—30℃时,25天孵化出膜,40天脱离母体。
4、幼体培育
红螯螯虾幼体孵化收集后放入土池中饲养,生长初期幼体主要以有机碎屑及小球藻等单胞藻类为食。水体中有机碎屑、单胞藻类是否丰富对提高红螯螯虾幼体成活率至关重要,如果饵料数量不足会发生自相残杀。通过对幼虾解剖发现,幼虾肠胃中基本没有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残骸,这主要是幼虾活动能力差对浮游动物不易获得的原因。经7个星期饲养,幼体平均规格可达7.6厘米。
2楼
在人工控制下虾类生长繁殖的过程。过去很长时期,虾类都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产量低而不稳。20 世纪40年代日本藤永元祚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对虾幼苗,为世界对虾养殖生产奠定了基础,至70年代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育苗和养殖技术。60年代,中国林绍文创造了淡水大虾人工育苗和养殖的方法,很快在世界推广。70年代末,中国开始大规模人工育苗养殖对虾,结束了靠自然苗养殖的局面。世界虾类养殖产量中约4/5以上是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产。养殖对象除对虾外,还有春尾白虾、北方长额虾和罗氏沼虾等20余种。此外,龙虾和螯龙虾也有养殖。虾类养殖主要包括育苗和养成两个阶段。
对虾养殖用苗可直接从自然繁殖场捕捞或利用潮水纳入,也可人工繁殖培育。沼虾及其他虾类养殖用苗均须人工培育。育苗设施有土池、网箱、水泥池和聚脂水槽等多种,而以水泥池和聚脂水槽为主。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①亲虾的培育成熟和产卵。育苗用亲虾可直接捕自海区的怀卵母虾,或利用养殖对虾经培育成熟后使之交配产卵。罗氏沼虾和其他真虾类的交配产卵在雌虾成熟蜕皮时进行。对虾是在产卵前交配。提高水温或切除眼柄等措施能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和成熟并提早产卵。②育苗用水处理和水质监测。为保证卵的孵化和幼体成活,育苗用水须经沉淀→加氯消毒水体→过滤加温度预调等处理。如水体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浓度,超过正常海水含量时,还须加适量EDTA钠盐以降解毒性。水质监测包括水温、盐度、pH、氨氮含量、有害原生动物量、光照和透明度等。此外还须向水池通气、换水以保证水质。③幼体饵料供应。幼体的饵料主要是微小型浮游生物,但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要求有所不同,必须及时调整饵料的种类和数量,以保障虾类幼体生长发育。
3楼
虾类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