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库 >> 匠作工具行业知识库 >> 墨斗是谁发明的

墨斗是谁发明的


最佳答案:
墨斗是中国古代木工行业的传统工具,在泥、石、瓦等行业中是不可缺少的,传说由行业祖师鲁班发明。墨斗主要是用来画长直线,其结构是后部为线轮槽,需安置手摇转动的线轮来缠墨线,前端有一个圆斗状的墨槽,里边放有丝绵,可倒入墨汁。墨线由木轮经墨槽细孔牵出,固定于一端,像弹琴弦一样将木线提起弹在要划线的地方,用后转动线轮将墨线缠回,因而古代又称墨斗为“线墨”。墨斗一般选用不易变形的木材制作,多由木匠自己制作并使用。据说旧时木工学徒期满时,必须自行设计一个墨斗,方能出师,因此墨斗装饰多样,是匠作工具中富有艺术审美性的一种。在宋代古瓷中存在用瓷器来制作匠作工具的做法,目前这种实物范例已多次面世。
笔者在拍摄民间收藏的西安城市基建所出古瓷标本时,在一藏友处拍摄到一件宋代耀州窑青瓷墨斗,残长10厘米左右,保存了安置绕线木轮的长方形线轮槽,墨槽为圆形,两槽间有出线孔连通,线轮槽两壁开有轴孔,轴孔处带有磨损痕迹,但是墨槽的牵出孔部分已经残失。当时笔者是第一次目睹宋代耀瓷中有这类青瓷制作的营造工具,惊奇不已。此后在河南郑州藏家冯志刚处,再次目睹一件宋代青瓷墨斗标本,据介绍该标本出自河南汝州大峪东沟窑,造型比西安面世的耀瓷墨斗稍完整一些,墨池为四出花瓣形,保留了墨线牵出口的一部分,在这件墨斗上还留有粘烧痕迹,说明烧造时产品装窑较密集。有意思的是,西安与河南的这两件青瓷墨斗虽然不是一窑烧造,造型却近似,在墨池两边各切削出一条斜棱,可能是为了方便手持。另据冯志刚介绍,他收藏的河南古瓷标本还有黑瓷与白瓷墨斗。从西安与河南都出土过同类青瓷墨斗来看,这类瓷质的匠作工具在历史上确有一定数量烧造。
笔者联想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宋代耀州窑青釉吊锤,高14.3厘米,口径3厘米,腹径7.8厘米,为铜川市出土。造型作小口束颈、丰肩、鼓腹状,肩以下逐渐内收,尖底。腹部刻划有“阿厘”二字。胎质坚硬,呈青灰色。通体施青釉,釉色泛黄,尖底处一圈有支烧痕迹,说明很可能是尖端朝下、竖立着用环形带齿窑具支烧的。此器如同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尖底瓶缩小件,也被考证为宋代建筑用吊锤。
上述这些宋代匠作用瓷不但是特殊、珍贵的宋瓷研究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匠作器具的重要实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陶瓷文化的丰富多样。
参考资料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403741483&uk=674188219
其 他 回 答: (共2条)
1楼
鲁班,大多数人说的
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
相关匠作工具行业知识库

友情链接:

首页 | 网站简介 | 采购市场 | 行业分类 | 信息投诉/删除/联系本站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 商名网

京ICP备170492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