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库 >> 围棋行业知识库 >> 什么是围棋

什么是围棋

围棋是怎么下的?
最佳答案:
下棋时,对弈双方各执一种颜色的棋子,黑先白后,轮流将一枚棋子放置于交叉点上。与棋子直线相连的空白交叉点叫做气。当这些气都被异色棋子占据后该棋子就要被从棋盘上提掉。因此气是棋子生存的唯一凭据。如果棋子的相邻(仅上下左右)直线交叉点上有了同色的棋子,则这两个棋子被叫做相连的。任意多个棋子可以以此方式联成一体,连成一体的棋子的气的数目是所有组成这块棋的单个棋子气数之和。如果这些气都被异色棋子占领,这块棋子就要被一起提掉。
围棋对弈进程,分布局、中盘、收官三个阶段。
日本规则中,棋子所围成的空白交叉点被叫做目,最终以目多的一方为胜方,所以日本的围棋规则被称为比目法。但是中国规则中,棋子本身所占的交叉点和占据的实空统称地,地多为胜,所以中国的围棋规则被称为数子法。
计算胜负时,中国规则与日韩规则有所不同。 一盘棋结束后,按照中国规则,棋盘上的死子被拿掉,如果双方对是否死子产生争议,通过实战解决。之后,如果黑棋活的棋子加上实空达到185,(黑棋由于先行优势须贴给白棋3又3/4子)则黑胜3/4子,少于此数目则白胜。 日韩规则中双方将盘上死子及提掉的棋子填入对方实空中,再计算双方实空。黑棋贴6目半。如果黑棋实空减去6目半后多于白方则黑胜,否则白胜。
应氏杯围棋赛的规则是,数各方占据的交叉点的数目,称作计点,其中黑棋贴8点,占点多的一方胜
也可到百度围棋吧去看看http://post.baidu.com/f?kw=%CE%A7%C6%E5
其 他 回 答: (共2条)
1楼
中文:围棋 日文:囲碁(读音yigo) 韩文:冼 拼音:wéiqí(也是我国提倡的英文译法) 围棋的棋子和木质棋盘 [1] 英文:Go(源自日文的发音),weiqi,the game of go或the chess of go(但weiqi用得比较普遍,是我国提倡的英文译法)又可以译为“日本棋”Japanese chess。 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传说在黄帝时开始流传,到汉朝时规则大体定型。中日韩是现今围棋的三大支柱,但近年来日本围棋逐步衰弱,形成了中韩争霸的局面。 目前,围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规则不统一,没有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统一管理,所以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中国围棋规则是数子法,日本围棋规则和韩国围棋规则是数目法,台湾应氏围棋规则(应氏规则)和智运围棋规则(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围棋规则)采用的是计点制度。一盘棋用三种规则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般是相同的。尽管国际上开了多次围棋规则研讨会,不过各方均坚持自己国家的围棋规则最好,都不可做任何退让,除了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比如:棋盘大小、用时、赛场规定)有一些统一外,在真正的问题上(围棋胜负计算)没有任何进展。围棋的本质是:谁的占地面积大谁获胜。不过“地”至今没有一个能被世界接受的定义--中国规则是“子空皆地”,日韩规则是“唯目是地”,应氏规则也是“子空皆地”(与中国内地规则区别为:中国内地规则计算胜负是单方,与盘面中数180.5进行比较;应氏规则为黑白双方的点数相减,此处的“点”事实上就是中国规则说的“子”,就是称呼不一样。)。 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下法基本相同,但本质区别在于(具体研究参考《围棋规则演变史》陈祖源,燕来等网友文章):古代围棋是以子多为胜(参考《敦煌棋经》),唐宋数路法(参考《忘忧清乐集》日本规则即由此变来)数空需扣除眼位、公气不计,明清数子规则有还棋头(眼位不是子,该规则后来被日本废除);其他区别:第一,古代围棋一般白先黑后;第二,古代围棋没有贴目,黑棋181子就获胜,;第三,古代围棋是座子制,就是先在对角星位分别放黑白两子,最大限度限制先手优势(后来被日本废除,为了限制先手增加了贴目)。 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阔的落子空间,可增强一个人的计算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也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控制力。下围棋对儿童少年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使他们能更好的分析事物。围棋有横竖19条线,总共有361个交叉点。就是因为第一手有361种选择,第二手有360种选择……共有3^361种可能(参考沈括《梦溪笔谈》),从而,围棋是唯一电脑下不出的棋,最强的电脑围棋也只有13级水平。围棋变化多端,而且还有定式……所以,围棋是棋类中较为复杂的。中国就是围棋的故乡,围棋高手也很多,如:古力、周鹤洋、常昊、聂卫平、吴清源……
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
相关围棋行业知识库

友情链接:

首页 | 网站简介 | 采购市场 | 行业分类 | 信息投诉/删除/联系本站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 商名网

京ICP备170492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