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库 >> 秋千行业知识库 >> 秋千来历?那句里的

秋千来历?那句里的


其 他 回 答: (共2条)
1楼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a”,均以“革”字为偏旁。
秋千的起源与流变
方川
荡秋千是中华大地上很多民族共有的游艺竞技项目。据现有文献记载,它源自先秦。
《古今艺术图》上说:“此(荡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敏捷)者。”(见清翟灏《通俗编》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属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围地区,秋千原是其进行军事训练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带兵打败山戎后,将其国土划归燕国,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后来逐渐演变成游戏的用具。
荡秋千日后主要为宫中、闺中女子的游戏或传统节日广场狂欢内容。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荡秋千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唐代宫廷把荡秋千称为“半仙戏”,五代王仁裕在其笔记《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荡秋千一方面可“摆疥”(医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释闺闷”。《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开头写吴月娘、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等在花园里荡秋千的场面,并引用了据说是出自唐伯虎之手的《秋千诗》。诗云:
二女娇娥美少年,绿杨影里戏秋千。/ 两双玉腕挽复挽,四只金莲颠倒颠。/ 红粉面对红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游春公子遥鞭指,一对飞下九重天。
李清照亦填有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一时间,荡秋千几乎成了女性的专利品。
大概在唐宋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大量涌现,荡秋千才演变成节日中广场的狂欢节目。杜甫有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刘禹锡亦有:“秋千争次第,牵掩彩绳斜。”可见荡秋千习俗流传之广之盛。
宋代诗僧惠洪也有一首题为《秋千》的诗: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报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从以上描述荡秋千习俗的诗作中,我们便可窥见当时这种习俗的全民性。也许人们对传统秋千玩腻了,寻求新花样,秋千习俗开始变化。
宋代出现了“水秋千”。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等书的记载,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还是在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这种杂技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千表演时,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竞相观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两艘雕画精美的大船,船头竖起高高的秋千架。表演时,船上鼓声大作,船尾上杂耍艺人先耍练上竿,然后表演者按次序登上秋千,奋力悠来荡去。当秋千悠到和秋千架的横梁相平之时,他们双手脱绳,借秋千回荡之力跃入空中,在空中翻个跟斗,然后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势各异,看上去惊险优美而又变化无穷。“水秋千”类似现代跳水运动,是宋代杂技的新发展,在中国杂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颇有影响。
唐宋之后,荡秋千习俗普及全国,盛况空前。
当然,荡秋千流变花样最多的是我国的民族地区。
朝鲜族最喜爱荡秋千这一传统竞技游艺活动了,这一活动常在节日举行,有时还进行比赛。节日里,姑娘们身穿色调艳丽的彩裙,围在秋千旁,争试高低,只有挑选出来的能手,才能参加运动会的比赛。比赛时,在高空的彩带上悬挂一串金黄色的铜铃,比赛选手荡起秋千,看谁能碰响铜铃,碰到的次数越多,成绩越高。飘逸的长裙,叮当悦耳的铃声,惊险的摆荡,令人叹为观止。
台湾高山族人称荡秋千为“渺绵”,是“飞天”的意思,这与汉族人对秋千的传统认识是相同的。
云南西北及川南纳西族的荡秋千习俗俗称“秋千会”。纳西族东部的秋千会多在每年夏历正月初一至初四举行,西部则于正月初六开始,历时4~5天不等。清代《盐源竹枝词》云:“高悬彩架接云天,共庆新年胜旧年;姊妹艳装争奇丽,倩郎抛索送秋千。”丽江白沙村一带,当年结婚的新娘常以红绳系秋千扶手,用点心、瓜子等招待荡秋千者,以此讨得平安吉利。永宁等地于“秋千会”的最后一天由女青年备办酒席款待前来赛秋千的男青年。席间男子用锅烟抹女子脸,互相追逐嬉戏,以抹黑为吉。传说古时“秋千会”期间有魔鬼来捉拿美女,后因以此法遮颜,防遭鬼害,成为会中的又一习俗。
除了最为常见的吊秋之外,一些民族还有许多秋千的变种。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荡秋千游艺,当地人称“阿拉提巴坎谢里钦吉克”。在空地上选一点,用3根木头搭一座三角架,在3~5米外的另一点也搭一座同样的架子,然后在两个三角架中间架一横梁,离地大约3米,横梁上悬挂6根“U”型的牛毛绳,构成秋千。玩时一男一女面对面,两人皆双脚交错蹬在较长的两根牛毛绳上,伸开双臂各抓两根牛毛绳,背部靠在绳上,双脚蹬动,越荡越高。
青海土族荡秋千用的是轮子秋。土族称轮子秋为“卜日热”,意为“旋转、转轮”。轮子秋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制作。如拆下大板车柱轮,将车柱竖起,下轮压重物固定重心;上轮绑一架梯,在梯两端拴上等长皮绳(似秋千)即成,故谓之“轮子秋”。
维吾尔族玩的秋千更为奇特,叫“沙哈尔地”,意为“空中转轮”,每逢春秋季节和举办婚礼时荡玩。在场地上牢固竖起一根高约10米的圆木作轴,轴顶装一木轮,轮上装两根横木,各拴上绳索,如秋千状。竖轴底部另装一根横木,以绳与顶部木轮相连接。游戏时,绳索秋千上各站一人,然后底部横木两边,各有数人相向而立,双方等速推动横木,带动顶部木轮旋转。站在绳索上的游戏者即随着转轮的加速慢慢升上高空,转速越快,游戏者飞得越高。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流行有磨秋、风车秋千等秋千形式。
磨秋又可分成两种,一种叫转磨秋,另一种叫磨担秋。转磨秋在中间有一立柱,其顶有轴,上系四绳,绳末各有一环,由四人抱环旋跃为戏,状如推磨,故曰转磨秋。
磨担秋的玩法是,取一根长1~2米,直径约15厘米的硬木固定竖于场地上,顶端削细作轴;另选一根长约10米、直径与木柱相当的木杆,中间凿凹,横置于立柱顶上,即搭成磨担秋。木杆两端骑坐对等人数,骑坐者用脚蹬地略跑数步后,即迅速骑上木杆或匍匐杆头,木杆即磨一般旋转,两端上下升沉,又似挑担时扁担的上下起伏,故称磨担秋。随着木杆的旋转起伏,落地的一方用脚蹬地,增加动力,使杆弹起,这样,木杆两端交替上下,旋转不止。
磨担秋以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的傣、景颇、苗、壮、哈尼、布依、仡佬族为盛,其中哈尼族最为典型。
哈尼人打磨秋主要在农历的五月或六月。五月份在戌日或亥日举行,称“五月年”;六月份选其中间的3~5日举行,称“六月年”,哈尼人叫“苦扎扎”节。“五月年”、“六月年”均为磨秋节。关于“五月年”的来历,当地有一则传说:远古时,太阳、月亮出没不定,危害庄稼,阿朗和阿昌兄妹俩决定要救助乡邻。他们砍来栗树支起磨秋,磨秋飞转,载他们飞上太阳和月亮。他们费尽心机说服它们有规律地昼夜出没。理想实现了,兄妹俩却分别被烤死、冻死在太阳和月亮上。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演变为节日。
风车秋千又叫车秋、转秋、转转秋、转秋千、纺车秋,因其形状略似纺车,故名。风车秋千的结构比吊秋、磨秋都要复杂。在场地中立两根约3米高的木柱,相距约3米,柱顶架一横梁,横梁中央套一宽约1米的木制十字形滚轴,如车轮状。滚轴上有各长约2米的4对平行足,足端系短绳,绳端拴一木板,形如秋千。玩时,4人各坐一木板上,使滚轴转动,上下升降。各人脚触地时用力蹬地,再加上空中三人下坐、下拉的力量,秋千作圆形旋转,转速快时,如飞旋的大风车,煞是好看。在黔东南苗族地区,风车秋千的每块坐板上可坐两人,4块坐板坐8人,这样的风车秋千叫做“八人秋”。风车秋千在苗、阿昌、僳僳等民族中盛行,其中僳僳族最为典型。僳僳族转风车秋千的多为女子,节日里,她们着盛装前来比赛。比赛时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依次参赛。参赛者脸朝外坐在秋千板上,裁判一声号令,秋千像纺车一样开始转动,越转越快,这时场地上如同转起一个缤纷的彩球。
1991年,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将荡秋千列为表演项目,后来吊秋又被列为比赛项目。
秋千这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俗事象,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活跃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蕴涵丰富的标本。
2楼

春天来了,看着暖暖的阳光,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想起小时侯的事,想起小时侯的秋千,在绳子上上上下下地飞,又惊喜,又害怕,那感觉记忆犹新呢!
说起秋千的来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据说朝鲜族妇女有打秋千的习惯。她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荡秋千呢?这里面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从前在一个王国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国王和王后非常疼爱她,特意为她修建了一座漂亮的宫殿。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国王从来不让公主离开这里,每年只有端午节这一天才允许她到御花园去游玩。国王还向全国下了一道禁令,如果天下有哪个男子胆敢偷看公主一眼,就立即处以死刑。所以百姓们都知道王宫里有个美丽无比的公主,可是谁也没亲眼见过。何况大家都知道国王的禁令,谁又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呢?
这一年的端午节来临了,公主在宫女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御花园。花园里百花齐放,蜜蜂、蝴蝶在花丛间飞来飞去,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小鸟在枝头“啁啾啾”欢唱。公主在宫里关了一年了,现在好比是放出笼子的小鸟,心里有说不出的欢畅、快乐。她一会在花丛中采花捕蝶;一会儿到池塘边观赏游鱼;一会和宫女们在柳林里奔跑欢笑。她正玩得高兴,忽然宫墙外面传来了一阵清脆悦耳的笛声。那笛声悠扬婉转,娓娓动听。公主不由停住脚步,立在花丛下静静地听着。她完全沉醉在这美妙动听的笛声中。是谁吹得这么好呢?她多么想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可是高高的宫墙挡住了她的视线。她登上了假山,仍然望不见外边的一切。公主知道父王的禁令,谁也不敢放她走出这堵又高又厚的宫墙,外面的人当然更不敢随便进到王宫里来。正当她焦虑烦恼,无计可施的时候,忽然一阵微风吹来,几条柳枝拂过她的脸颊。她望着摆动着的柳枝,心头一亮,想出一个主意来。她吩咐宫女们拿来彩绸,在靠墙不远的一棵高大的树叉上做成了一个秋千。
公主登上秋千,摆动着彩绸,荡啊荡啊,越荡越高。宫女们见公主在空中好象一只彩凤迎风飞舞,都高兴地欢呼起来。公主呢也摆得更用力了,荡得高出了宫墙。就是在这一瞬间,她往墙外一望,明白了: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正手执长笛,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她呢!
原来,这个小伙子为了见到公主,在端午节这天专程赶到京城来。小伙子早就听说公主是天下最美丽的姑娘,他决心进京城亲眼看一看。他经过打探,得知只有端午节这一天公主才能走出深宫到御花园游玩。他等啊等,一直等到端午节。这一天,他早早地就来到御花园的墙外。正好这时花园里传来了一阵阵姑娘们的欢笑声。他知道这是公主游玩来了。他在园外转了半天。什么也看不到,最后索性坐下来,拿出笛子吹了起来。吹着吹着,忽然听到花园里传来一阵“早他、早其”的欢呼声。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天仙般的美女正飞过墙头,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他一下子呆住了,连手里的长笛掉到地面上都不知道。那姑娘一闪便回去了,他却仍然呆呆地立在那儿。从那姑娘的打扮上他断定,这人就是公主。他站在那盼呀盼,盼着公主能再飞过高墙,可是等了半天,却再也没见到公主飞上来。又过了一会,花园里的笑声渐渐消失了,他还在那儿呆愣愣地等着,直到天黑下来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里。以后接连几天,他都来到看见公主的地方,却再也没看见公主到花园里来,最后只好满怀依恋地回乡下去了。
再说公主,自从见到那小伙子之后,心里终日思念不已,眼前总是晃动着小伙子那英俊的身影,耳边回萦着那清脆悦耳,如倾如述的笛声,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那种思念心情也越加强烈了,这小伙子家住哪儿?怎么才能见到他呢,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主意。这一天,公主突然病倒了,公主生病的消息传出,可把国王和王后急坏了。忙找来太医官为公主看病,经过百般医治,公主的病不但不见好转,反倒越发加重了,急得国王、王后团团转。公主见父王和王后为自己的病急成这个这样,心里不由暗暗好笑。一天,王后又在床前掉眼泪,公主故意对王后说:“母后啊,孩儿的病是闷出来的,若是听听音乐,也许孩儿的病就好了呢。”
王后听公主一说又高兴又生气地说:“你这个傻孩子,想听音乐有什么难的呢,别说听音乐,就是天上的星星,你父王也会让人上天给你摘啊。”她立即告诉了国王。果然,国王即刻选派了宫里最好的乐师来给公主演奏。不料公主听了以后仍然愁眉不展无精打采。王后问道:“儿啊,你听了怎么样啊?”公主故做不耐烦地说“孩儿不愿听这乱七八糟的声音,我想听吹笛子。”待宫里的笛手来吹奏,公主又嫌这些笛手吹得不好。王后无奈,只好又和国王讲,国王立即下令在全国选拔最好的笛手。命令一下,全国各地立即选了一百名笛手送到京城。
演奏那天,国王和王后都来到公主的宫里,墙外搭了一个台子,选来的笛手逐个登台表演。笛手们也都拿出了自己平生学的本领吹奏着。一个,二个,三个,尽管他们之中有的吹得十分动听,可是公主听了,脸上始终没有露出笑容。第九十九个吹完了,公主的眉头依然紧紧地蹙在一起,国王和王后的脸上也笼上了一层阴云。这时,公主心里更是焦急不安,难道他没被选中吗?也许他又遇到什么不幸?公主的心简直要被折磨碎了。
临到第一百个,也就是最后一名笛手吹奏了,长笛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一传来,公主忽地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啊,是他,是他,他真的来了,你听,笛声是那么熟悉,那么动人心弦,那如倾如述的声音又在向自己呼唤。她奔到窗前一看,吹长笛的果然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人,一行热泪顺着脸颊滚落下来。
再说小伙子自从见到公主以后,他的心完全飞到公主那儿去了。白天劳动休息的时候,一坐下,便抽出长笛“呜呜咽咽”地吹起来,吹着吹着,仿佛又看到了公主正在深情地望着自己微笑。他多么渴望能再见上公主一面啊!可是以后又去了几次京城,除了王宫那高大的围墙,他什么也见不到。这一天他忽然听说公主病了,国王下令要在全国选拔最好的长笛手为公主演奏。他的心不由一颤,啊,多么聪明多情的公主啊,你还没忘了我。小伙子终于被选中了。在去京城的路上,离京城越近,他的心跳得越快,因为他就要见到日夜想念的公主了。
演奏这天,当最后一个轮到他的时候,他整好衣襟来到台上朝公主居住的宫殿深情地望了望,接着便吹起端午节那天见到公主时的曲子。他一面吹着,一面不时望着宫门,他多么希望公主能在这时突然在宫门里走出来啊!可是曲子吹完了,公主始终没有露面,他不禁有些失望了。但是当演奏结束,国王宣布,其余笛手都回去,只留下他一个人。
打那以后,小伙子每天都要来到宫前为公主吹奏一次。但是,他只能在宫外,不能接近公主的住处,更不许到宫里去。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连公主的影子也没见到过。随着时日增长,他简直要发狂了。
这一日,他吹奏完刚要离去,突然一个宫女从宫中走出来,手里托着一只金盘,盘里盛着一个红苹果。她来到小伙子的面前说:“公主吩咐,她的病已经好了,因为你太辛苦,所以赏给你这只苹果,以后就不必再来吹奏了。”说完对他递了个眼色,又用手指了指苹果。
小伙子听说公主让他回家去,头上好像响了个炸雷,半晌没说出话来。他呆愣愣地站在那儿,直到宫女催他接苹果才猛醒过来。他没料到事情会是这种结局。他的心都碎了。可是看到宫女对自己说话的那种神态,他又有些不信,刚张口想问,慌得宫女摇头摆手一个劲暗示不让他讲。无奈,他只好接过苹果。那宫女便慌忙走了。他拿着苹果闷闷不乐地回到住处,心里怎么也解不开这个迷。如果公主没有情意,怎么想方设法让我进宫呢?如果有情意又为什么这么多日子连面都不肯见上一次?那个宫女的表情又是什么意思呢?他翻来复去理不出头绪。咳,管他怎样,这个苹果是公主送的,我先吃了吧。他用刀子把苹果一切两半,不料,当苹果切开时,里面竟滚出豆粒大一团素帛。他忙打开来看。看过之后,高兴得心都差点蹦出来,赶忙收拾一下行装连夜离开京城回家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端午节又来临了,节日这天,公主又来到御花园。这次,她事先吩咐在花园靠墙的那棵大树上拴好了秋千。游园的时候,她一个宫女也不带,只身来到花园。不多时,墙外传来熟悉的笛声,公主一听,心中大喜,立即登上秋千荡起来。她用力荡啊荡啊,终于又荡得和墙一般高了。就在接近墙头的时候,她顺着秋千往上荡起的力量纵身一跃便登上了墙头,这里墙头已搭上了一只软梯,公主顺着梯子溜下去,小伙子早已在墙外等候着了,就在公主刚要落地的时候,他上前将公主抱进事先准备好的轿子里,然后打马奔出城外。
原来这一切都是公主安排好的。自从小伙子应召进宫,她是多么想跑出宫去和他相见倾述自己的爱慕之情啊!可是她不能够,她知道父王的脾气,这样一来,只会送掉小伙子的性命,最后终于想出了这个办法。
再说王宫里宫女们见公主到花园游玩始终没回宫,便到花园寻找,可是哪还有?宫女们慌张起来,一面让人飞报国王和王后,一面在花园里呼唤寻找。国王和王后闻报也顿时急了。他俩来到花园,只见树上悬挂着的秋千在迎风轻轻摆动,公主却不见了,当发现了搭在墙外的软梯,才知道公主离宫出走了。
国王又气又急,下命令全国大搜查,他要把这个胆敢引诱公主的狂徒捉住碎尸万段。一连搜查了几个月,连公主的影子也没搜到。原来小伙子和公主逃出京城便直奔长白山去了。
公主和小伙子来到长白山以后,盖起茅屋,开垦土地,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为了庆祝和纪念他们的相遇和结合,每到端午节这天,公主便在门前的大树叉上挂上秋千,小伙子吹奏起长笛,公主则在欢乐的笛声里荡起秋千来。后来,为了纪念美丽、聪明、善良的公主,每年到了端午节这天,朝鲜族妇女们便要进行秋千比赛。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
相关秋千行业知识库

友情链接:

首页 | 网站简介 | 采购市场 | 行业分类 | 信息投诉/删除/联系本站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 商名网

京ICP备17049264号